10月31日至11月1日,统计学院庆祝华侨大学建校60周年活动之“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学院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分别邀请了武汉大学叶初升教授、厦门大学杨灿教授、天津财经大学白仲林教授、上海大学程娜教授、黑龙江省社科院房宏琳研究员、集美大学黄阳平教授、吉林省社科院刘雅君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汪勇助理研究员作了相关主题报告和讲座。会议由统计学院院长赵昕东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词,统计学院部分教职工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会议。
开幕式
会上,叶初升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大逻辑中的双循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分析与演绎”的主题报告。报告以“为什么重提双循环”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出双循环的目标就是深度改革与高度开放。报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发展逻辑下的国内循环问题;发展逻辑下的国际循环问题;深度改革与高度开放。报告期间,叶初升教授还勉励同学们做研究时要深入问题,不要停留在表面,要把问题细化,把思路拓宽。紧接着杨灿教授做了题为“重新规范经济总量分析的基础概念——从对‘国内’‘国民’指标的长期误解谈起”的主题报告。杨灿教授以“GDP与GNP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个问题为切入点,给出了关于GDP和GNP的流行解释。接着给出了对“国民核算主题原则”的两种理解,并且向大家展示了误解和误用主体原则的典型案例。杨教授还重点解析了GDP与GNP/GNI的真实关系,最后阐述了重新规范宏观经济总量的基础概念。
会议现场
白仲林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带来了题为“结构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的讲座。白仲林教授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描述性计量经济学模型”,继而详细介绍了引入“随机冲击过程”的“结构计量经济模型”。随后对“结构计量经济学的前沿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理论基础、基本假设和分类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离散博弈模型”。刘雅君副研究员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同师生们分享了题为“学术刊物选稿标准与论文质量提升”的讲座,讲座围绕着“选稿标准”、“投稿不中的原因”和“论文质量提升”三大板块展开。刘雅君副研究员建议同学们以问题为导向来进行选题,并在论文写作时注意标题的生动新颖和相关的写作规范。同时,在F3-301会议室,叶初升教授带来了题为“让学术照进生活——经济学学术叙事四则”的讲座,讲座从生活中的小故事入手,围绕着分层社会中的医疗服务市场这一话题展开,激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现场互动频频,气氛十分活跃。黄阳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讲座。黄阳平教授从经济服务化趋势的三大转型为切入点,结合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华为5G等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展开。随后,黄教授提出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两大进展:制造业向服务业领域延伸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崛起,并以实际生活中的BAT、京东等为例为大家做了更透彻地讲解。
会议现场
《学术与探索》杂志社的副主编房宏琳教授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同师生们分享了题为“新时代学术期刊如何引领学术发展”的讲座,讲座围绕着“把握学术前沿”、“突出问题导向意识”和“加强编界学界合作”三大板块展开。最后她指出选题的新颖性,故事的完整性,写作的规范性,方法的适当性,结论的合理性是一篇好论文的最基本要求。程娜教授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做了题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演进逻辑、动因及路径”的讲座。程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四个阶段;然后探讨了全球面临的贸易失衡和全球经济下滑的问题;接着讲述了“外循环”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压力大等结构问题;最后阐述了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些举措带来的新问题,并提出新时代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坚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
会议现场
数量经济研究院第一届毕业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勇做了题为“疏通内循环堵点的数字化工具——基于消费券纾困商户的实证研究”的报告。报告围绕新冠疫情冲击下,财政刺激政策如发放消费券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展开。报告对不同类型的消费券方案进行对比,定性定量分析消费券对消费者的支出、商户营业额和交易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定向扶持特定行业,延长消费券使用期限及定向发放至特殊人群,降低消费券使用门槛等政策性建议。报告结束后,汪勇学长和留校任教的李翔学姐以及其余的返校校友一起就科研与学习、学术写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鼓励同学们要尽快找准自己的目标,做好自我管理和规划。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所关心或迷惑的问题与在场的优秀校友们展开讨论与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会议现场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院师生们提供了接触学术前沿与热点问题的机会,为在校生们提供了与往届优秀校友沟通与联系的平台,更增进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情感,为甲子华大送上一份生日祝福!